和记娱乐博娱188下载 copyright © 2017 广州市司法局 网站标识码:4401000042
广州市司法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第三次会议第5051号提案答复的函
谭国戬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构建以公共法律服务团队为主导的产业园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体系的提案》(第5051号)收悉。市司法局作为主办单位,高度重视,积极牵头提案办理工作方案,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教育局等单位认真研究,并深入产业园区调研特色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建设发展情况,还到您个人工作室学习参观,与您进行有效沟通。经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现对提案答复如下:
您提出关于构建以公共法律服务团队为主导的产业园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体系的建议针对性较强,与我局正在推进的工作较为契合。对于我市进一步完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深化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进企业,高标准落实公共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作用,满足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创建全国公共法律服务最便捷优质城市具有积极意义。
一、我市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概况
公共法律服务是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服务性和保障性工作。近年来,我们提前谋划,统筹推进,以打造全国公共法律服务最便捷优质城市为目标,为经济社会发展护航、为法治广州发力、为平安广州添彩,我市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制度保障“全方位”。在全省率先出台《广州市公共法律服务促进办法》,制定体系建设三年规划,联动全市共同推进公共法律服务深入发展。制定行动方案,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提质增效,加快建设现代法律服务业强市。二是实体平台“全覆盖”。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3116个,打造450个省级示范性、10个网红、4个特色平台,推进差异化平台建设,引领平台深入产业园区、专业市场等基层末梢,培育更多“量身定做”公共法律服务。三是服务时效“全时空”。优化“羊城慧调解”等信息化产品,全国首创“公法链”、首推电子司法鉴定意见书,建立全国首个“广州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统一发布平台”,上线仲裁智能机器人“云小仲”,开展海外远程视频公证。四是服务环节“全链条”。构建“大法治 大宣传”新模式,深化新媒体普法;在法院等单位派驻专职人民调解员,成立全省首个“网络与数据安全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商会(商事)人民调解委员会56个;健全完善法律服务“联企”“强企”“护企”“助企”“利企”机制,在企业法治体检和投融资、知识产权保护、城市更新等领域发挥保障作用。五是供给效能“大提升”。2021-2023年,全市各级各类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为群众提供业务咨询和业务办理36.2万件次,办理公证业务115万件、司法鉴定业务17.9万件;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纠纷21.86万件,调解成功率98.17%,涉及金额120.29亿元;受理仲裁案件8.3万宗。
二、具体建议答复
(一)关于因地制宜,灵活调配公法站的设置的建议。一是探索设立产业园区公法站。印发《广州市司法局关于建设广州市产业园区公共法律服务实践基地的通知》,在黄埔区建设我市产业园区公共法律服务实践基地,明确了总体原则和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行政指导、坚持市场导向、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政策保障。以实践基地为契机,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公益法律服务,支持律师、公证、仲裁和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机构线上线下参与,推动提升产业园区依法治理水平。二是构建特色公法实体平台。以法治广州建设考评为抓手,将开展“一区一主题、一站一特色、一室一亮点”平台建设纳入年度法治广州建设考评。坚持需求导向,更加注重服务“量身定做”,推进差异化平台建设,引领平台深入产业园区、专业市场等基层末梢,鼓励支持区域优势法律服务资源进驻平台,解决好人民群众个性化、多元化、特定化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全市各级各类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由3017个增加到3116个,特色平台明显增多。三是推动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支持法律服务机构引进博士博士后人才,市属单位设立的博士后工作站招收的在站博士后可按相关规定申请科研项目资助、生活补贴;促进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资源融合,发挥大学城地域优势搭建矛盾纠纷调解平台,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司法 高校”创新发展;推进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和保护工作站建设工作,在全市全覆盖试点建立重点产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与保护工作站,发布全国首个关于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和保护工作站服务的地方标准。
(二)关于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的机构与人才库,确保服务质量与效益的建议。一是全省首创律师所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集成“一带一路”律师联盟广州代表处、广东涉外律师学院、湾区律师执业孵化站“三大平台”,依托市律师协会涉外、“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及自贸区、海事海商、公平贸易五个专业委员会“五大支柱”,搭建具有广州特色的法律服务人才系统培养格局;组建全市公证业务专家库;申报省司法鉴定专家库。二是以涉外法治为抓手,在全国率先建立涉外法律服务联席会议机制并发布行动方案,11家法律服务机构入选全国示范性涉外法律服务机构,30人入选全国涉外法律服务领军人才,数量居全省第一;建成首批“广州市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库”,多家律所入选省涉外律所库,多名律师入选省涉外律师领军、先锋、新锐人才库。三是与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广交会)签署法治保障合作备忘录,组建律师、公证、调解、仲裁、法律查明五大版块组成的专业队伍精准服务第135届广交会,共完成732次法律咨询服务;出台《关于开展法治人才培养创新试点的工作方案》,将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培养工作纳入市人才发展规划。
(三)关于设置工作补贴和经费发放标准,结合每个公法站的构成及履职情况合理配置工作补贴的建议。积极保障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经费。近年来,我市市、区两级在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中涉及拓展服务空间、修缮实体平台、购买社会服务、购置公共法律服务一体机、开展普法宣传等产生的经费,均纳入了地方政府预算,我市公共法律服务促进办法已规定将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业建设经费和政府采购经费纳入市、区两级政府财政预算,从政府规章层面对做好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等工作予以经费保障。持续提供法律顾问补贴,近5年我市对村(社区)法律顾问补贴经费投入居全省之首。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公共法律服务,具有社会公共服务属性,其不以盈利为目的,产业园区公法站作为我市四级公法实体平台延伸拓展的表现形式,属于特色公法实体平台。我们将积极响应和深入贯彻国家及省、市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的重大决策部署,探索面向产业园区企业的公共法律服务新路径,推动我市产业园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和平台建设规范指引,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鼓励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多方多领域涉企公共法律服务专业资源有效整合,促进其他部门产业园区公共法律服务资源的互联互通,扩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涉企覆盖面,精准对接产业园区企业常态化法律服务需求,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有效覆盖,让产业园区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切实享受各项公益惠企法律服务,提升企业在法治领域的获得感,助力我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感谢您对我市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司法局
2024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