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记娱乐博娱188下载 copyright © 2017 广州市司法局 网站标识码:4401000042
一封感谢信真挚表达解矫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感激之情
“本人名叫李某某,在接受社区矫正这段日子里使我认识到法律的严谨和遵纪守法的重要性,感谢司法所对我的关心,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对我伸出援手,及时予以帮助,为我筹集了手术费,为我家解决了燃眉之急.......”。这是今年1月,海珠区司法局凤阳司法所收到的一封特殊的感谢信。
这封吐露肺腑之言而动情的感谢信,出自一名解矫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李某之手。两年前,李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矫正期自2017年7月11日至2019年1月10日,由海珠区司法局凤阳司法所对其进行社区矫正。
实地走访 发现异常
社区矫正初期,李某沉默寡言、意志消沉,司法所工作人员与其面谈过程中,发现李某不愿意与人交流,性格内向孤僻,细心的司法所工作人员还发现,李某有明显的认知障碍,对工作人员提出的问题反应迟钝,与其年龄和所受教育不相符,连填写相关资料也需要母亲协助,还自述在看守所被殴打和被注射毒品,不久将出现世界大战。司法所工作人员察觉异常,当即建议李某父母带其到精神病医院就诊,但其父母不同意,认为孩子没有病,是被看守所关押才造成其儿子这样的状态。尽管如此,司法所工作人员仍坚持扎实做好对李某的监管矫治工作,对其予以更多的关注,时常上门家访,多次与其父母谈话谈心。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深入交谈中,李某父母终于承认早前已察觉到儿子出现异常的行为举止,但是夫妇二人在凤阳街打工收入微薄,只能勉强维持生活,非广州户籍的外来人员家庭又不能申请低保,确实没有多余的钱给孩子看病,也只能视而不见,拖延度日。
真情帮扶 施以援手
面对这个特殊家庭的困境,司法所主动协调街道相关部门,为李某申请了临时医疗救助。随后,李某在广州市惠爱医院(广州市脑科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患有蛛网膜囊肿,经治疗和按时就诊服药,病情得到了控制,但并未能根治,需要手术治疗,费用约6万多元。不出所料的病情、突如其来的高额治疗费使原本就一贫如洗的家庭彻底陷入了困境。司法所一直密切关注李某的病情,不仅及时获悉其诊断结果,更深入了解到李某正是因为患有蛛网膜囊肿导致情绪时常不稳定,在学校时因为病情发作而刺伤了同学这才导致犯了法。司法所所长意识到李某病情的严重性和难控性,为了令其得到有效治疗,减少再犯罪的可能性,在征得李某父母同意后,立即将李某的实际困难向区司法局社区矫正科汇报。海珠区司法局高度重视,一方面,主动联系广州穗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通过专业社工介入为李某进行心理辅导,稳定其情绪;另一方面,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积极联系社会慈善机构发动捐款,区司法局、司法所工作人员均纷纷带头捐款,以起到示范作用。此外,海珠区司法局还积极利用集中教育学习活动呼吁社区服刑人员自愿奉献爱心,挽救这个身患疾病的花季少年。
筹集捐款 去除病患
经过一系列的倡议发动,海珠区司法局最终为李某筹集了手术费。去年5月,李某顺利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第二天,区司法局社矫安帮科科长陈桂平和凤阳司法所工作人员前往医院进行了走访,并为李某送上牛奶、苹果等帮扶物品。期间,司法所工作人员向李某的母亲了解其病情,得知李某身体正在恢复中,暂未安排出院,工作人员与李某进行了简短的谈话教育,让其积极配合治疗,安心养病,好好调养身体,待病愈后好好规划一下自己的将来,学一技之长,回报社会。此次走访让李某及其家属深深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李某表示今后会积极配合监管,遵纪守法,早日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
量身矫治 重返校园
经过手术治疗,李某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精神状况也日趋好转,但其依然存在性格孤僻、不愿与人接触的情况,于是,司法所工作人员为其量身制定了个性化矫正方案,一方面鼓励李某走出家门,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和参与公益活动;另一方面,积极协调联系其原本就读的学校,争取让他重返校园。在工作人员的耐心引导和鼓励下,李某定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期间表现良好,态度积极,参与意识强,与之前自我封闭的形象大相径庭,得到了居委会和司法社工的高度认可。随着李某参与越来越多的社区服务活动,接触的人群也增多,见识渐广,从一开始的被动接受慢慢转变为愿意主动与人沟通,他已感觉到与人沟通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困难的事情,敢于敞开心扉走出第一步。现在,李某已痊愈并重返校园学习文化知识。
定期回访 总结经验
今年初,解除矫正后,凤阳司法所工作人员和司法社工加强对李某进行定期回访。回访显示,李某学习、生活和思想逐步稳定,再次犯罪可能性大大减小,社区矫正教育矫治成果巩固。李某怀着感恩之心,表示一定会勇敢面对生活困难,乐观生活,不辜负曾给予过他帮助的每一个人,会牢记司法所工作人员和社工的日常教导,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凤阳司法所注重分析和总结每个成功个案,不断探索社区矫正监督管理方法,针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处于生理上和社会化过程中的特殊时期,为保护他们身心健康成长,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管教育,并融入人文关怀,引导其走向正途,矫正其犯罪心理,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重新融入社会,奔向美好未来。
(市局社区矫正执法处)